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师傅身着工作服,戴着护目镜,动作简朴,却承担着点滴回收的重大使命,氯化铑废液中,铑含量虽不足百分之一,但一旦提纯,其价值堪比黄金,每一克都像凝固了的恒星光辉,等待再次闪耀。
首先进行预处理与溶解,氯化铑废液首先经历粗过滤,去除沉积的碳化物和大颗粒杂质。随后,在恒温的反应罐中,加入配比的碱性溶液,此时的搅拌桨高速旋转,搅动液面泛起金属绿光,经过数小时反应,原本浑浊的废液转为澄清的棕色溶液。
紧接着是溶剂萃取,将氯化铑溶液与含有磷酸三丁酯和矾土油的有机相在多级萃取塔中逆流接触,薄薄的液膜在塔内不断翻涌,每一次接触,都在筛选、浓缩,铑离子优先跃入有机相,而杂质则留在水相,数十个萃取级后,含铑的有机相被送往洗涤塔,用稀硫酸冲洗,带走残留的铁、铜等杂质。
将洗净的有机相曝气,用氨水调节pH至5~6,使铑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析出,沉淀物经过离心分离、真空烘干,形成灰白色的铑化合物粉末。随后,这些铑粉末被送入高温回转窑,在氢气还原气氛下,于400℃左右缓慢升温至700℃,将其还原为银灰色的金属铑。
还原后的金属铑需要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及激光粒度分析,确保铑含量不低于99.95%、颗粒分布均匀、无有害杂质残留。
每一滴被回收的氯化铑废料都诉说着可持续发展的故事,据统计,回收1公斤铑金属,相当于节约了约15吨原矿开采和数百吨废水排放,我们每天重复着看似平凡的工作流程,却在无形中成为了地球资源的守护者。